English

胡风研究的“祛魅”与“祛蔽”

2004-05-07 11:27:00 来源:博览群书 温儒敏  我有话说

胡风“集团”案是现代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之一,对一代?甚至还不止一代知识分子的心态影响巨大。也许过多少年以后,历史学家仍然会对这个事件感兴趣,因为透过这一

个案,可以深入地了解一个时代。打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胡风平反之后,关于胡风的各种研究论著就陆续出版,到现在,数量已经不少了。这些论著多数侧重于对胡风文学思想的发掘与阐释,或者是从文学史的角度肯定胡风的价值,多少带有为胡风申辩的味道。胡风的理论无疑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是在“胡风事件”还未曾弄清脉络之前,对胡风理论的解读往往只能局限于胡风论文本身,这总是有些“隔”的。所以对“胡风事件”的发掘、梳理与解释,就是胡风研究重要的前提。以前许多论者虽然也都意识到这是研究推进的关键,但因为胡风事件与政治和人事都有极其复杂的纠缠,笼罩着某种禁忌的气氛,加上时机不成熟或材料披露还不充分等原因,大家都未能再往前一步。有的学者甚至说胡风事件研究是“百慕大三角”,既吸引人们去学术探险,也极容易把研究者淹没其中。这有点夸张,但也道出这个课题的难度。王丽丽博士选择这个前沿性的课题,有些“冒险”,但她有学术探求的勇气和理智,知难而上,尽可能掌握现在可能提供的有关材料,尽力追求文学史家应有的历史感悟力和洞察力,终于写成这部专著《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事件研究》。这是近年来胡风研究方面的一个突破性成果。

这部书给自己定下一个很高的目标:就是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对胡风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解析,理出胡风事件的发生与发展的肌理,揭示事件铸成的某种必然性,从而使这段特殊的历史变得可以理解,并转化为可供后人利用的精神文化资源。应当说,这个目标基本上是达到了。全书分7章,基本思路是先探明胡风文艺思想的原生状态,然后梳理胡风事件的历史缘由与发生过程,并对事件的成因、性质做深入的理论阐释,包括对所谓“胡风集团”文化生态的剖析,最后探究胡风的自我陈述,与全书对胡风事件的评价构成互相补充核证的关系。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最有学术创新意义的,是关于胡风事件的历史探源和理论阐释这两章。

这本书用了两个很有意思的词,一是“祛魅”,二是“祛蔽”,表明作者的这项研究如何“操作”。所谓“祛魅”,就是去除胡风事件的神秘感,把“暗箱”打开,了解真相。胡风一案“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但因为与政治纠缠,长时期以来将错就错,罩上一层神秘的迷雾。这些年一些有关的材料逐步披露,证明是“查无实据”的冤案,却未能解析为何“事出有因”,谜团仍未能完全打破。这本书也努力掌握和清理人们熟知或者未知的材料。但我们在打开的“暗箱”中发现的主要不是什么惊人的新材料,而是作者对“胡风事件”如何“事出有因”的周到的阐释。文章认为胡风在特定的政治斗争紧张的时代,在敏感的政治领域至少触发了三个“雷”:漠视和拒绝意识形态的“询唤”;所主张的文艺理论在实际效果上与主流文论南辕北辙;所具体组织的文艺运动方式含有“异端”色彩。该书作者不是一般地描述胡风“触雷”的经过,而是力图穿越胡风与政治的纠缠,去寻绎胡风的“理由”与他的批判者的“理由”,看这两方如何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交锋,并共同构筑当时的历史语境。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历史研究中的“同情”,因而较令人信服地还原了历史语境,对那段通常看作荒诞的历史获得知人论世的理解。

同样,围绕胡风的人事纠缠包括宗派问题,也是铸成“胡风事件”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研究者容易过分强调这方面的原因而“窄化”了胡风事件本来具有的历史内容,也就可能障碍了对胡风的深入研究,使探究浅尝辄止。王丽丽提出的“祛蔽”,就是要去除这个障碍,将铸成“胡风事件”的人事纠缠的因素限定在一个恰如其分的界限之内,并对其实际影响做出合理的解析,从而使隐藏人事与宗派恩怨纱幕背后的“胡风事件”的历史意义显现出来。“祛魅”与“祛蔽”都要依持历史的同情,实事求是地理解研究对象,而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锁定某一个目标刻意做翻案文章,这是一种难得的史识。

这本论文原来曾经打算起书名为“第一义的诗人”,表达对胡风敢于坚持自己认信的真理而不倦斗争的坚韧精神的敬佩与赞美。在作者看来,胡风独标“主观战斗精神”的理论,他通过编辑行为营造具有“公共领域”性质的活动,以及他为了理想而勇敢承受监禁、放逐的悲剧命运,都带有“诗”一般的性质。但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还是努力抑制过分的情感投入。她的敬佩并不意味着就忽视胡风的人格上的偏执,这种桀骜不驯甚至促成了悲剧的发生:该书在肯定胡风理论独特价值的同时,也指出其未能幸免与时代共同的激进主义以及二元对立思维的缺陷。在文学史的叙述和理论剖析中,作者是在努力做到历史地全面地考察胡风的得失。这样,呈现在书中的胡风就比较真实,该书也就比目前见到的许多单纯为胡风申辩的论作显得成熟。

王丽丽原来是学文艺理论的,攻读博士阶段转向文学史研究,史论结合,正好发挥了她的特长。这本博士论文既是文学史的考察,又有她自己的理论发挥。书中运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理论方面的一些概念和命题,用于深化对“胡风事件”复杂性的阐释。如用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询唤”的理论解析所谓胡风的“态度问题”,认为实质就是胡风对既定的一统意识形态拒绝“臣服”:参照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论述考察“胡风集团”的文化生态,等等,都是比较贴切,有助于深化理解对“胡风事件”必然性的深入认识。这和我们通常看到那种炫耀外来理论,生硬地套用割裂了的材料证明理论的做法,是不一样的。作者自己的理论发现其实不多,她只是扎扎实实地梳理材料,尽可能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话,所借用的理论在这本书中也确实引发了一些新的研究生长点。

胡风事件的个案研究刚刚开始。更高的目标应当是通过这种研究来探讨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文化建构过程中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我非常乐意向大家推荐《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这本书。期待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引起更多学者与读者对这个课题的兴趣,有更多视野开阔、既有现实关怀又有理论思考的论作出现。这本书篇幅较长,剖析细腻,加上内容密度大,语言又有些奥涩,读起来需要有些耐性,但思想和灵感的火花仍然不时闪耀眼前,会不断吸引我们读完这本厚重的书。

?《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事件研究》,王丽丽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38.00元?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